冰岛总统中国行最后一站到访复旦,与师生共赴音乐盛会

发布者:周学森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感谢复旦让我此行的最后一晚如此特别!”10月17日晚,冰岛总统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Halla Tómasdóttir)访问复旦大学,在冰岛驻华大使易卜雷(Thórir Ibsen)、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的陪同下,与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副校长陈志敏会面交流,并与现场四百余名观众共同聆听了一场冰岛交响作品音乐会。

托马斯多蒂尔感谢复旦的热情接待,并对复旦大学北欧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她指出,北欧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全球前十大经济体,是中国理想的经济合作伙伴;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绿色转型,冰岛的经验也可提供借鉴。她强调,人员交往是合作的基石,离不开相互理解、开放心态与彼此好奇,感谢复旦大学搭建北欧中心这一平台,为深化交流创造了宝贵空间。

金力在欢迎词中表示,今年正值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托马斯多蒂尔的到访意义非凡。他强调,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培养能应对全球挑战的青年一代是复旦肩负的重大使命。冰岛在碳循环、地热开发、北极研究及社会平等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复旦期待与冰岛深化交流互鉴,携手探索面向未来的最优实践,也欢迎更多冰岛学者与学生到复旦交流学习。

在复旦大学北欧中心,托马斯多蒂尔首先与来自北欧各国的访问学者们亲切交流,并聆听了关于中心情况的简要介绍。见到中心充满北欧风格的家居陈设,她感叹“倍感亲切”。行至中心图书馆,她的目光被冰岛著名长篇小说《独立的人们》(Independent People)吸引,主动向在场者推荐道,“若要真正了解冰岛人民,这是一部必读的经典。”

随后,托马斯多蒂尔与复旦师生在相辉堂共同欣赏了香港城市室乐团演绎的冰岛作品。一小时的演出全部选取冰岛作曲家曲目,独特的“清凉”音色让同学们沉浸其中。不少同学感叹“仿佛从曲子中看到了冰岛连绵的冰川和山脉。”托马斯多蒂尔也为这场精彩演绎报以热烈掌声,“以一场冰岛音乐会作为我中国之行的收尾,这份贴心的安排让我非常感动。”

北欧中心三十载耕耘,搭建跨区域交流桥梁

托马斯多蒂尔亲笔题写贺词

值得一提的是,托马斯多蒂尔此次到访,与复旦大学北欧中心的历史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呼应。1995年,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刚刚在北京出席完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便赶到上海,亲自为北欧中心揭牌;三十年后,同样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的托马斯多蒂尔,在北京出席了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后,也莅临了这个已运作成熟的跨区域学术文化交流平台。

2006年12月,冰岛大学作为北欧中心第25位成员加入,进一步拓展了中心合作网络。不到一年,时任冰岛总统奥拉维尔·拉格纳·格里姆松(Ólafur Ragnar Grímsson)便到访复旦。去年7月,冰岛大学开始承担北欧中心秘书处工作。今年4月,冰岛诗人歌尔德·科瑞思尼(Gerður Kristný)在青书馆举办诗歌朗读会,为人文交流添上动人一笔。

自2008年起,复旦大学共计选派21名学生赴冰岛交流学习,并接收了12名冰岛学生来校就读。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博士生天一(Francesca Rán Rositudóttir)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到访复旦之前,托马斯多蒂尔于10月14日出席在冰岛驻华大使馆举行的炉边对话会,天一作为青年代表参与交流。

“听到总统用‘stronger together’形容冰岛与中国的关系,我感到非常激动!”天一回忆那天的场景:托马斯多蒂尔总统耐心聆听她讲述在复旦多年的求学经历与见闻,并分享此次访华的重点正是推动两国在女性赋权与能源领域的合作。“过去几十年间,两国在人员往来、经贸交往及科技合作领域都取得显著进展,我希望能运用在复旦所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知识,成为连接冰岛与中国、冰岛与复旦的桥梁。”天一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